与光伏行业2011年急转直下的市场形势相比,纺织业是较早品尝微利之苦的行业,薄利润、低效益似乎早已成为它们的常态。
在整个制造业进入微利时代的背景下,纺织企业面临着哪些新的市场压力?进行着怎样的市场博弈?近日,记者走进拥有2万在职员工的大型纺织上市公司——— 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调研。
生产成本增加,产品售价下降,严重挤压了企业的盈利空间
2011年12月11日上午,记者在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采访时,总经理肖荣智表示,2011年是棉纺企业最难过的一年,不但棉花价格大起大落,产品销售不畅,而且生产成本大幅上涨。肖荣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棉纺行业平均盈利水平只有3%左右,2011年公司用工成本增加了20%以上,水、电、气成本增加2300万元。生产成本增加的同时,产品销售价格不断下降,一升一降严重挤压了企业的盈利空间。
棉纺行业素有“南纱北布”之说,“北布”指的就是常山股份的坯布产品。由于市场知名度高,过去订单生产占到企业生产的80%以上,2011年国内、国际市场的不振给企业生产销售带来不小影响,整体接单率下降了近40%。不但订单减少,企业产销率也下降了近10%。
订单减少的同时,让企业倍感压力的还有产品销售价格的下跌。不少纺织企业反映,企业议价能力明显削弱,像常规品种价格平均值同比下降了近30%。“现在的市场是买方说了算。”大家普遍认为。
市场买涨不买跌。省有关部门统计显示,2010年我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产销率在96%以上,2011年前10个月,已降至89%以下,棉纺企业库存量同比增加30%。
创新产品跑赢市场,新型非棉纤维和高端纺织产品逆势飞扬
2011年10月底,刚刚完成100万米新型面料生产订单,11月初,追加的同品种20万米订单就接踵而至。在2011年棉纺市场一片低迷之时,常山股份恒盛分公司单一品种120万米的出口订单,显得有些“牛气冲天”。
同样“牛气”的还有常山股份另一家高新技术企业——— 恒新公司,作为国内顶尖面料服装生产企业成品纱供应商,不但实现了百分之百订单生产,而且推出的一系列新型纤维纱线供不应求。
创新产品,高端突破,常山纺织在转型升级中得到市场的认可。
“棉纺企业中最容易受原材料价格影响的是中低端产品,而非棉纤维和高端产品受的影响并不太大。”肖荣智表示,为应对波动的棉价,公司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适时压缩纯棉品种比例,加大开发非棉织物等新型纤维品种的力度,2011年1—11月份,公司开发的859个新品种中,新型纤维品种就占半数以上。
越是市场低迷的时候,越重视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在恒盛公司织造车间,几十台高速喷气织机正在生产的一款服装面料让公司副总经理李双印颇为骄傲。“这是2011年5月我们根据客户要求,用牛奶丝和纯棉股线混织的一种新型面料,产品主要供应日本著名休闲品牌优衣库,目前国内只有我们可以生产,订单数量已经超过100万米。”李双印告诉记者。
在常山股份,新产品层出不穷的不只是恒新、恒盛这样的新公司,棉一、棉二、棉三、棉四这些有着5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也以其雄厚的技术力量,不断引领纺织品市场新潮流。“公司已开发生产出牛奶、珍珠、天竹、天丝、莫代尔等多种新型纤维面料和导湿排汗、防紫外线、抗静电等功能型面料。”肖荣智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创新产品中已申请专利81项,专利授权63项。公司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实施率达到100%。
从跟着市场跑,到引领市场行,常山股份产品结构正在完成从中低端为主向中高端为主的蜕变。“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推进产品向精品化、高端化发展是我们目前最紧迫的任务。”肖荣智表示,为延长产业链,公司已经开始向下游家纺和服装产业发展,2010年末、2011年初已在香港和英国分别申请注册了自主品牌服装类产品商标“IZI”和家纺类产品商标“C&S”,并建立了服装、家纺基地,目前产品已经进入国际市场。
走进微利时代2 常山纺织:创新产品 高端突破
信息来源:huaqian.biz 时间: 2012-01-18 浏览次数:728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化纤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