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纤网 - 化纤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动态 | 行情快迅 | 纺织要闻 | 企业动态 | 综述评论 | 纺织动态 | 统计数据 | 国际纺织 | 海外财经 | 能源动态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能源动态 > 化纤院士郁铭芳的“丝”路人生
Z.biz | 商业搜索

化纤院士郁铭芳的“丝”路人生

信息来源:huaqian.biz   时间: 2020-05-06  浏览次数:8

商报记者 虞洪波 综合报道

4月12日晚,东华大学发布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郁铭芳,因病医治无效,于当日12时3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3岁。

郁铭芳院士是我国的化学纤维专家、中国合成纤维工业的开拓者之一。从参与研制并纺出我国第一根合成纤维锦纶,到第一根国产军用降落伞用锦纶长丝,60多年来,郁铭芳用一个个研究成果为解决国人穿衣问题和国防战略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作为一个纤维人,他推动中国实现了从“化纤大国”到“化纤强国”的跨越。

一次化学实验,他与化纤结下缘分

1927年10月3日,郁铭芳出生在一个小商人家庭,他的父亲毕业于上海华童公学,受过正规教育,他的几个叔叔、姑姑也都是大学毕业生,在这种知识分子扎堆的家庭环境中成长,郁铭芳从小就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学时期一堂“像变戏法一样的”化学实验课上,当他看见化学老师用两种无色的液体混在一起变成了红色,加进第三种液体又变回无色时,郁铭芳第一次领略到了化学的奇妙,从此便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也成为他日后在大学里选择化学专业并开启化纤研究之路的起源。1944年,郁铭芳以东吴附中总分第三名的成绩直接入读东吴大学化工系。

1948年大学毕业时,老师推荐郁铭芳去台湾石油化工厂工作,他谢绝了老师的好意,决定和其他同学一起投考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并成为最终被录取的三个人之一。

可惜的是,当时上海第十七棉纺厂负责纺织浆料分析的化验室急缺人才,郁铭芳被分配到该实验室任练习助理技术员,没去成他想去的印染实验室。

但郁铭芳始终想从事与化学相关的工作。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956年,郁铭芳终于迎来了他人生中的一个转折。

那一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知识分子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报告,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而在纺织工业界,向科学进军的一个重要“战场”就是化学纤维。

于是,在1956年4月,郁铭芳主动向组织递交了一份“技术归队”的申请报告。

1957年11月,上海纺织工业局顺应国家大力发展化纤工业的决策方针,决定发展化学纤维,并从企业中抽调了11名技术人才,组建化纤筹建处,郁铭芳就是其中之一。

一根合成纤维,他和同事共同研制

1958年,郁铭芳进入上海纺织工业局成立的上海合成纤维实验工厂卡普隆小组,与小组其他成员共同探索国产锦纶纤维的研制工作。

起初,郁铭芳等人对锦纶知之甚少,他们边干边学,不舍昼夜查阅国外相关资料。郁铭芳还在援建北京合成纤维厂期间赴有关部门查寻搜集国外研究设备的图纸。卡普隆小组依靠土法上马,因陋就简。原料聚合缺少耐高温耐腐蚀的不锈钢制成的高压釜,就请老凤祥(600612,股吧)银楼用白银打成薄片,做成内胆;纤维后加工需要拉伸加捻机,就用纺织厂淘汰下来的细纱机加装拉伸制成;研制过程中需要用零件,厂内没有机床就把图纸带回老厂,“回娘家”加工。

经过不懈探索,1958年6月,卡普隆小组利用土设备纺出中国第一根合成纤维——锦纶。1959年,利用锦纶丝制作的渔网参展国庆十周年成就展。

合成纤维不仅民用广泛,军用价值也十分巨大。在研制出国产锦纶丝之前,我国军用降落伞的材料完全靠苏联供应。然而到了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威胁停止供应军用降落伞原料。负责制造军用降落伞的某厂党委书记听闻上海合成纤维实验工厂成功研制出第一根锦纶,亲自赶到上海请求尽快生产出适用于军用降落伞的锦纶丝。

军用降落伞丝要求很高,而郁铭芳所在团队初期研制出的锦纶丝粗细不均、强度不够,为使国防军需不受“断料”威胁,他们不避艰难,一口应允。郁铭芳回忆说,“这的确有难度,但我们当时有信心,相信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中国人一定能做到!”凭着这股不屈精神,他们于1960年11月攻克技术难关,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根军用降落伞用锦纶长丝,并在此之后屡屡突破技术难关,研制出一系列应国防军工之需的锦纶特品丝,国防装备从此用上“中国丝”。

一套进口设备,他担责任大胆动刀

20世纪60年代,排队抢购“的确良”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原因是主要原料——涤纶短纤维依赖进口。为破解这一难题,1964年国家科委向上海合成纤维研究所(即当初的上海合成纤维实验工厂)下达“年产300吨涤纶短纤维中试”项目,在全国率先开展涤纶生产工艺研究。在当时研究所并无总工程师的情况下,作为肩负技术总责的副厂长兼副总工程师,郁铭芳责无旁贷地承担了该项目的组织领导工作。

当时,国内化纤厂普遍采用炉栅纺丝技术。这种技术存在质量不匀、进料堵塞等问题,而且设备需定期停产清洁,操作十分不便。一贯重视科技情报工作的郁铭芳将目光瞄向国外最新技术动态,发现国际上的一种螺杆挤压纺丝技术可克服炉栅纺丝技术的缺点。为缩短研究周期,郁铭芳决定从西德引进一套实验设备。设备到厂安装后,在投料试车过程中出现了堵料、漏油等诸多问题,郁铭芳大胆决定对洋设备动刀。他组织技术人员对设备前后动了二十几刀,成功解决了不能连续生产的症结。后来,这套“中国版”螺杆挤压装备技术和工艺问世后,成为国内熔融法纺丝的主流技术,大大加速了我国涤纶的工业化生产,为解决国人的穿衣问题立下大功。

一个重大项目,他进北京积极争取

20世纪80年代初,郁铭芳通过国外科技期刊了解到非织造布技术,认定这是纺织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决定设法加快引进并研究创新该技术。

要引进须费巨资,由此他数次前往上海纺织局、两次专赴纺织部,力陈非织造布技术的先进性,希望立项支持。郁铭芳的笃信消除了时任纺织部科技司司长华用士等人的担忧。不久郁铭芳申请的“丙纶喷丝直接成布”被确立为国家“六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984年被上海市确定为第四批技改项目,获得纺织部拨付220万元、上海市贷款900余万元。

项目于1989年顺利投产,不到三年还清全部贷款。郁铭芳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最终成功研发了纺粘法非织造布技术,为日后我国较深入了解各种纺粘设备机型的内部结构、生产工艺和技术管理,起到一个典范作用。之后,我国研制的国产设备逐步占领了市场,有力助推了纺粘非织造布工业的快速发展。

1990年,上海纺织局筹建年产7万吨的“聚酯切片工程”,延请郁铭芳担纲总工程师。本可退休颐养天年的他,欣然接受了组织上交给的重任。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郁铭芳经常与外方进行技术谈判,他利用熟悉技术和英语良好的优势,据理直争,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意见,最终签订了符合中方利益的引进设备技术合同。“老郁每次谈判都能击中要害,连老外都说他是一位忽悠不得的中国专家。”郁铭芳的助手谢宇江说。

1994年6月,年产7万吨聚酯工程在沪投产成功,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赢利、当年还贷、当年创汇,从根本上改变了上海纺织化纤原料依靠外来供应的局面。

一次捐资行动,他拒扬名只表敬重

2013年6月18日,郁铭芳院士捐资24万元至东华大学“钱宝钧教育基金”,学校多次建议他将捐资的24万元设置为“院士奖学金”或“郁铭芳奖学金”,但均遭婉拒。他说:“钱宝钧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化纤专家,为表达我对钱先生的敬重,也为了传承钱先生对化纤科技的追求,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青年学子的关心,我非常乐意将24万元注入到钱宝钧教育基金里。”

2014年11月7日,87岁的郁铭芳院士应邀来到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为中学生作报告,郁老全程站立,用行动诠释了为学治学的坚韧和为人的谦逊。他对孩子们说:“以前我们主要做的是‘赶’的工作,但‘超’的工作就需要靠你们去完成了。”每次毕业典礼,只要身体允许,郁老一定出席。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资雪琴回忆道,几年前,年届九旬的郁铭芳院士坚持站着为研究生授予学位、拨帽穗,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他的精神激励感动着后辈接续奋斗!

钟继鸣是郁铭芳院士的第一个研究生。2003年,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始实行“导师—学生”双向选择,听说郁铭芳研究的课题和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类似,钟继鸣诚惶诚恐地敲响了这位“大咖导师”的门,“郁老师亲自把我迎进办公室,第一句话就说‘我普通话不好,请徐老师做翻译’,边说边笑,一下打消了自己的紧张情绪。”面试后,郁老师又亲自把他送至门外,多年后钟继鸣仍充满感激。钟继鸣毕业论文共列了参考文献200多篇,其中引用了60篇。郁铭芳竟然花了整整两天把参考文献全部校阅一遍,“当时我很吃惊,以为他仅抽查看看,没想到一篇不落!”

2019年,郁老师的记忆力已非常不好,甚至叫不出学生的名字,大家就把名字打出来贴在身上。即使他忘记了很多事情,但和大家叮嘱最多的就是:“好好工作,报效国家,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信息来源:新民晚报、中国科学报、澎湃新闻网、东华大学微信公众号、中国科协官方微博中国化学(601117,股吧)纤维工业协会网站)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化纤网证实,仅供您参考